文章

第五課 宣講(一)

分類:向伊斯蘭及向其它信仰傳教
發佈於:2011-05-15, 週日

1. 若你是神用來接觸非基督徒的世界的管道,你知道你的宣講必是建立在所處的實際處境之中,你所面對最大的危機,也許就是在傳講中,失去最重要的信息。例如;一個宣傳者會說:「我發現討論、辯論、爭議是沒益處的。因此,我開始時是問穆斯林,他的信仰是否帶給他屬靈的能力」。另一個宣講者會說:「基督高超的道德,足以說服人們祂的超然,所以我採用道德倫理作為宣道的出發點」。有的走得更遠,認為一切傳講都沒用,當靠「活出基督的生命」作為無聲的見證。不同的宣講者,用不同的宣講方式。許多這類「系統」的產生,是由於不明白聖經,又為了接觸人而過份熱心。接觸人是明顯困難的事;亞當在園中躲避神,自那時起,人類就玩這捉迷藏遊戲。有人要求看見基督的生命顯在基督徒的身上才肯信;第二個人要等到他富有和獨立才來信;第三個說,信基督會使他失去一切財富;第四個說:科學使我不可能信;第五個說只要我能讀能寫,就能找到真理-種種的理由出現在每個情況中。人總像亞當那樣隱藏自己。為了把信息傳達出去,你會搜尋人出來;為努力達到這目的,你最大的危機就是,你會變更所傳講的以迎合人。分析到最後,這是背叛了主,因為佈道、傳講基督、宣講神的國度,是件非常確實,不能更改、增加或減少的事。這可是全備的事;要麼你就拿,不要你就放下吧。

2. 造成教會在宣講中,搖擺不定的理由是,教會失去了在新約時很明顯的對宣講的區分。佈道的事工(在內容上)永不會與教導與勸誡混淆。英語聖經把「講道preaching」這字作為「宣講proclaiming」及「佈道evangelizing」的繙譯,這和聖經希臘原文的意思有出入。我們若以為傳道人將「信息」傳講給會眾─他「信仰的家」─時是「講道」,再沒有比這偏差更大了。這微小的語文轉變(較後會加以說明),使到聖經中的某些教導,在佈道時被誤用和誤解。就其宗旨、內含與氣氛來看,宣講在教會是獨特的。

3. 當你作穆斯林事工時,有一件事必須記著:使徒行傳以後的所有新約書信,都是寫給基督徒的。作者假設讀這些書信的人,已是接受基督信仰的人士。寫這些書信的目的,是讓信徒在原先已立好的根基上,繼續建造。就如聖保羅所說,需要在屬靈與屬世的事上受引導,這就是保羅在書信中想要傳達的事-是寫給「信仰的家」的那些人。如果你的用意是把基督信仰宣講給穆斯林,而你又不加判斷地使用所有新約的資料,而不是了解對非基督徒應該宣講的信息,這不但自尋煩惱,也是幫倒忙。舉個例子:聖保羅的書信中用了很多「我」:他交待了他的悔改歸信,他屬靈的經歷,他為基督所受的許多苦,他對事工的熱心,他持續的禱告,他作為法利賽人的義,他為父為母的心,他的使徒權柄等等。假設你跟隨他的榜樣-或以為你在跟隨他的榜樣,對穆斯林說起的悔改歸信、的屬靈經歷、的熱心、及(或許)為事工所受的苦,的禱告生活等等,你或許以為在追隨他的腳蹤,事實卻是相差太遠了。雖然聖保羅對聖徒,對其他基督徒傳了許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他宣講「福音」時,當他佈道時,他沒有主觀的講述,即是沒有講他自己和他的宗教經歷。當他提醒哥林多的教會,他所傳的只有一個主題:「我不知道別的,我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所釘的十字架」,這不是如一些人以為的是華麗的修辭學;我們將看見,他是非常誠懇的。其他的使徒也以同樣的態度傳揚這信息,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福音」。

4. 我們與新約最大的差異是:今天的佈道、傳道、宣講,通常用言語,因此沒有清楚明確記錄所宣講的。新約書信卻是教導、指引和勸誡那已經聽過和接受「口頭」宣講的人士。只有透過仔細的研讀,才能看出那宣講的內容是什麼。雖然書信有許多的資料,確實能幫助我們理解宣講的內容。但我們不能在沒有辨別的情況下,就採用整個新約,誤以為所有的內容都屬於該宣講的內容,雖然其中大部份會幫助我們明白所宣講的是甚麼。

5. 以下我談論使徒宣講的實際內容時並沒有按歷史時間順序表述。陶德(C. H. Dodd)在他所著的書「使徒的講道及其發展The Apostolic Preaching & Its Developments」(Hodder & Stoughton, London 1970)及其他人在這點已經做得很好。我們可以用他們的研究,從我們在使徒行傳所發現的作開始。這卷書曾經過許多文本與歷史的批判,雖然這些考驗帶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宣講所用的許多有趣的和多姿多采的分別,它也印證了聖保羅所說的,即是?,宣講的基要內容都是一致的,不論是原本彼得或是保羅所宣講的內容。在本課裡,我們不會試著去分析不同講者所說的有何分別,只是嘗試掌握到使徒們實際上向非基督徒的世界所傳達的大致信息。據推測,使徒行傳中所記錄的演說都不是逐字記錄的;若是逐字的記錄,它必是更長的篇幅。但即使作為一個總結這也幫助了我們看清初期教會所認為的宣講是甚麼。

6. 若拿彼得在使徒行傳2,3,4章和在10章在哥尼流家的宣講,和保羅在13章及17章的宣講,你就等於拿到了初期教會對猶太人及外邦人所宣講的最重要內容。你發現了什麼?每位要向穆斯林傳福音的人,都必須查考這些宣講,並連同分散在所有書信中的有關傳福音的資料。

7. 首先,宣講的重點是確定那到處行善、使人從被魔鬼壓迫中得釋放的拿撒勒人耶穌,就是舊約聖經所應許的基督。使徒保羅「按他的習慣」,去到會堂從聖經辯證「我對你們所傳講的耶穌,他就是基督,是眾先知所應許的彌賽亞」(使徒行傳17:2-3)。雖然使徒行傳以後的書信,幾乎沒提到任何有關我們的主的事工,使徒行傳的一再將拿撒勒人耶穌等同所預言的彌賽亞,顯示他們要表達耶穌的教導和事工(可能如聖馬太福音的做法)。若只宣稱有位名叫耶穌的人就是基督,而不說明為甚麼得到這結論,那會是頗荒謬的。

8. 然而,宣講的最主要內容是耶穌的受苦、受死及復活。保羅在使徒行傳13章會堂的辯論,17章與希臘思想家的辯論,22章君王面前的辯證,所傳的信息,都是基督的受死和復活。同樣的,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當初他們還沒信主時,所傳給他們的,就是這個信息(哥林多前書15:3開始)。其他使徒所宣講的在這點上也與保羅一樣有類似的強調。

9. 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非常肯定的說出來。這位耶穌,因為祂是彌賽亞,是大衛的後裔,是先知預言的應驗,所以與所有舊約的歷史都緊密相連(通常都以不同方式重覆)。請留意,初期教會的宣講一開始就特別強調預言的應驗。

10. 藉著死裡復活,耶穌-就是基督-被高升,得著榮耀,如今坐在天上權能的寶座上。祂是萬主之主,彼得在哥尼留流家所宣講的,正與其他的宣講一致。另一個見證基督的榮耀的信息,就是耶穌差聖靈到祂地上的教會來。最後,因耶穌就是彌賽亞,萬物將都被置於祂的腳下(也是一個預言);祂會帶著大能與大榮耀,第二次再從天而降,設立神的國度。

11. 使徒宣稱他們就是這一切事的見證人,蒙神特派傳這信息,要召集各地的人來悔改,信服這來自神的福音。當耶穌再來,祂不但是救主要復興萬事,祂也會是個審判者。

12. 以上所述,乃當年第一個教會所宣講的信息,是神揀選他們所見證的福音。信息每個細節-雖純粹取材於使徒行傳-零星散佈在新約書信中,不是作為宣講,而是藉以澄清或說明信徒已領受的神家的信仰,並依據它建造以後的根基。讓我重覆的說:「福音」的基礎內容,與領受福音基礎後引申而出的教導、教義、勸誡,有層次上的不同。教會若要在恩典與信仰的真理成熟,必需有書信的教導與造就。但那基礎的「福音」,才是未信者必須優先聽見、接受、相信的宣講。使徒保羅說:「除了這根基以外,再沒有可立的根基」。運用這話在現今處境的意思是說:若一位穆斯林以別的理由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不論那理由多美好,他並沒有接受新約的基督,而是信了一個套上基督名字的偶像-你可以說是一個敵基督。因此,宣講者不能在最基礎的宣講信息上,加入其它理論,免得迷糊了該宣講的基礎。

13. 分析這福音時呈現四個肯定的要點:

(A)它包含重點:歷史的進程中發生了一件要事;耶穌基督降生,作工,受苦,釘十字架,受死,埋葬,死裡復活。使徒視這為歷史真實發生的事,必須宣講它。當時的神秘宗教,是象徵性的,不過是讓人經歷某些似是而非的屬靈經驗,沒有人把這類神話,當成歷史的事實。神秘宗教不必由歷史考證,其屬靈經驗與歷史無關。基督教卻不同於此,歷史對基督教是絕對重要的,因為永恆的神與人類在時間裡會合了。或者換個方式說:歷史是絕對重要的,因為只有歷史才能把時間指向永恆。

(B)沒有使徒滿足於只傳講事實:事實是真的,但它們有很肯定的、很獨特的意義!使徒堅持這些事實的意義是:神已經造訪了祂的百姓;神的國實現了;對那惡者和所有的邪惡的審判與最終的消滅已經保證了;彌賽亞將以榮耀及權能治理宇宙;神解答了如何處理罪與死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全都面對極度險惡的圈套:千古以來,都有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曲解或忽略使徒們所宣講的事實的意義。教會中的理性主義、人文主義、敬虔主義的教義,經常將使徒所宣講的事實的意義錯解了。在宣教的工場上,人文主義與敬虔主義的扭曲極為普遍。人文主義者傳講道德、手足之情、慈惠的行為、人類的潛能等,時時在他們的信息中,將基督移走,但利用基督的教義,作為他們現代屬世或宗教思維系統的依據。同樣,一些敬虔人士,也移走基督在新世代中該得的地位,以祂的名譽作為賜豐富屬靈經歷的人。就如基督教圈外的甘地,稱十字架的意義在於自我犧牲的美麗與尊貴。穆斯林則希望我們相信基督的意義在於他是帶著一本從神而來的律法經典的先知。

(C)分析使徒的宣講,我們看見另一個重點;使徒所傳的福音的意義,不出於他們思考的結果(雖然書信中的運用則是)而是全依據舊約。使徒完全依據「律法與先知」的講論。他們的思維邏輯乃是如此:耶穌的重要性,就是作為彌賽亞。我們能明白彌賽亞,是因為神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因此,關於基督所發生的事的重要性,必須去查考舊約。教會的講道對此也有含糊。世人尤其受「各族中基督Logos Spermatikos」的假教義所害。這教義說:神在各地方或宗教中興起見證人;如果出現這樣的見證人,這人的事跡可等同猶太書卷中的基督。草率的接受這樣的教義,就等於棄絕使徒所傳講最基要的信息。聖彼得或聖保羅向外邦人宣講福音時,從未嘗試任何類似的做法。就算在最早期猶太人都難以相信彌賽亞要受苦和死亡。這難處在福音書裏清楚提及;在受死和復活以前(馬太福音16:23)和受死和復活以後(路加福音24:25開始)。在使徒行傳記載的宣講也直接和間接地提到這點。基督自己和祂的使徒要將舊約裏的彌賽亞的整體形像與受苦和受死調和。沒有穆斯林會接受你或新約的論點:即是耶穌受苦且死在十字架。這論點不能與穆斯林有關「先知」的概念調和。除非你直接回到「律法與先知」,細讀舊約聖經中受苦僕人的經文,讓他親眼看見受膏者-即是基督-是神用來處理人間罪與死的關鍵人物;除了這不能取代的方法,你沒有辦法讓他明白基督十字架受苦的意義。這一點是不能避免的:使徒宣講「基督的事」時,論點是全根據舊約。當舊約的重要性被忽略,人們就胡亂地解說。

(D)那些事實所有的這特殊的重點,需要以神學的觀點來詮釋;意思是說,預言和應驗需要有神學的解讀。例如,我們怎樣知道基督的死,是因我們的罪呢(哥林多前書15:3)?或是要救我們脫離這邪惡的世代呢(加拉太書1:4)?祂的復活是怎樣成為我的義呢(羅馬書4:25)?祂的復活如何能救我呢(羅馬書10:9)?穆斯林有權問你,怎麼知道這樣的神學解說是對呢?而假如你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你不會說我感受到、或你「經驗過」它、或這是明顯的和在歷史裏證明的-不在你的也不在任何人的歷史裏。你一定要說,整個基督教會是靠信心,相信神早在舊約藉著律法和古時先知的記錄,宣講了一條救恩的道路;這救恩藉著耶穌完成了,由祂的使徒給我們作了詮釋。基督在舊約與新約中如此被宣講出來,成為福音,是我們要向全世界傳的。

14. 我們已看到「福音」具有特定的內容。初期教會「傳講基督」和「傳講神的國」時,其信息的特殊性和確切性,如一個地上的帝王向百姓傳講的任何信息一樣。明顯地,這特殊的信息-由於其內容-決定了它特殊的傳播方式。唯有當宣講的真正內容被隱藏在敬虔主義、人文主義、理性主義的煙幕後面,人們才會問:甚麼是最好的傳福音的方法?

15. 為了避免混亂,有必要介紹兩個很普遍的希臘字:一個是kerygma而另一個是evangelion。前者的意思「宣講Proclamation」;後者的意思為「福音Evangel」。研究這兩字的名詞與它們相應的動詞,會告訴我們,新約傳福音的方法是如何的。

16. 先看kerygma這字。聖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1說:「…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kerygma),拯救那些信的人…」。某些英文聖經版本把「道理」這字譯為「傳道的愚拙the foolishness of preaching」,但如果你願意用一本好字典查考「preach傳道」這個字,你會發現這個字引用自拉丁文的praedicare,意思是「在人前把一件事說清楚」(即是宣講),現今的定義是:「傳一篇講道或給與鄭重的忠告,例如在道德上」。換言之,新約原先宣講的意思已經失落在「講道」這詞上。按照使徒的用法,我們通常的講道是勸勉或教導;與「傳道」-即是kerygma-無關。但我們所想到的傳道很可能完全與哥林多教會在讀到「傳道的愚拙the foolishness of preaching」時所想起的完全不同。在希臘文裏傳道人稱為keryx;他是個傳令官,把帝王或當權者的任何意旨傳達出去。

17. 在東方,有誰沒見過路邊叫賣的小販呢?他敲打銅鑼引人主意,接著宣講他的kerygma,他的信息,讓所有人都聽到和明白。這地講完,就移到城中的市場,重覆這程序,直到該聽的都聽見了。如果你將這宣講方式,取代今天教會內牧師所採用的方式,就可以明白聖保羅?到愚拙的道理(foolishness of proclamation)時是多鄭重的了。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一個牧師對他的會眾的勸勉和教導是很合理的,沒有任何愚拙,而聖保羅也不以此為愚拙。然而, kerygma宣講-在它的方式與內容而言-在宗教裡是獨特的。它對教外人士傳揚一個肯定的信息,稱這是出於神的。使用kerygma傳播啟示性的知識,目的為要把聽見的人改信,無疑的是源自基督教。基督時代的猶太人,雖然非常熱心見證他們的宗教,然而他們所宣講的不像為君王宣講旨意那樣,因為他們以耶路撒冷為所有真宗教的中心,他們目的是要吸引人到這中心。當時流行的神祕宗教,大多採用入會的儀式。然而聖保羅卻說: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kerygma聲言),拯救那些信的人。

18. 不單是kerygma(聲言)起源於基督教會,更與普世教會的存在緊密相連,是任何地方教會賴以掌握正確的生命及神學力量的法則。例如,羅馬天主教會以儀式化的「聖禮」(ex opera operato不管有沒有信心,只要接受聖禮就有效)將原有傳授君王旨意的聲言隱蔽了;取而代之的是神秘主義的儀式。後來改教者重修kerygma的活力定義,更正了教會的概念。宗教改革者宣稱:當在任何地方一群人聽見並傳揚純正的福音,聖禮以合宜的執行和領受時,教會就存在了。每一個現代的內在性神學的本質,對kerygma的觀念是完全拒絕的。「基督教宣教再思(Rethinking Christian Missions」一書的作者說:現代的內在性神學所能達至的不過是分享。公開呼喚、傳授君王旨意的聲言、宣講,對他們來說是怪異的,如果將其引入他們的架構,就會將之粉碎。改革者是跟隨使徒與先知的腳?,倡導君王式的宣講「主耶和華如此說」;現代神學的解說者對此卻看不上眼。由於人們視君王式宣講為荒唐,kerygma自然就被現代的內在性神學的屬靈分享取代。

內在性神學扼要的定義是那?基督教的目標和目的只局限在此時此地的人的福祉的教導。

19. 甚至在真實的敬虔主義中,kerygma也沒有合法的地位;他們尋求一個神祕的宗教經驗,視這經驗為kerygma的內容的必須的註解,而在很多情況下這註解-這必須的經驗-甚至取而代之成為聲言本身。因此它就與內在性神學吻合,局限在人的所設範圍內。

20. 明顯的,Kerygma「愚拙的聲言」,原是初期賴以建造ecclesia(永生神的教會)的房角石,已被許多匠人視它為不是神的愚拙(比人的智慧更高的智慧),而是人的愚拙,便將它棄絕了。任何教會若棄絕它,就是將該教會的燈台挪走。顯然,kerygma原是使徒所採用和實踐的傳道步驟方法。

21. 讓我們看另一個希臘字evangelion,英文譯為「福音evangel」。我們知道「傳福音evangelize」的意思,但它特殊的含意已被遺忘。「evangel」的名詞的意思是「福音」,就是「好消息」;傳福音,就是宣佈好消息,除了這,沒有別的意思。希臘人的日常生活中,把這字用在宣講喜慶,如婚禮安排的完成、或嬰兒的出世。在舊約的七十士(希臘文譯本)版本中,清楚看見這樣的運用。例如撒母耳記上31:9非利士人發覺掃羅的屍體,他們就割下他的首級、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到非利士地的四境、報信與「好消息evangelise」他們廟裏的偶像、和眾民。這字的含意就是「報好消息」,這是英文evangel的意思。以賽亞書40:9也帶著報好信息的含意。還有其它經文清楚顯示「傳福音evangelize」的意思就是宣佈或公開好消息。

22. 新約也是這樣的用法;比如,路加福音2:10主耶穌的降世。基督教採用的意思,取自路加福音4章;耶穌在拿撒勒會堂宣讀以賽亞書,宣講「禧年」的好消息。(路加福音4:18-19)「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英王詹姆士譯本(King James Version把「傳福音to evangelise」、「報告to proclaim」這兩字譯成「講道to preach」。其實「傳福音」、「報告禧年」,兩字的意思相同。以賽亞的這些經文屬於彌賽亞經文:目的是要宣告新時代的來臨、神國的顯現、彌賽亞的掌權。這是耶穌在拿撒勒會堂宣讀經文的含意;新約作者緊緊追隨這含意。故此,向宣講、宣佈kerygma,就是傳福音。聽的人接受kerygma與否,不會影響傳福音的事實。就如希伯來書4:6所說的,「那先前聽見福音的,因為不信從,不得進去」。

23. 根據新約,路邊叫賣的小販,從一處到另一處,敲打銅鑼引人主意,大聲的宣講他從君王來的信息,這麼作就是對人傳福音。請注意:傳福音的愚拙不在於其方法,因為每個新的王朝、新的統治者,都必是以宣言來公佈。每位新任君王,當先王去世後,都藉由宣言而登基為新王。這是最自然的方法。這愚拙之處,乃在於教會只要宣講萬王之王的宣言就有果?的前題。這對教內與教外的智慧人成了絆腳石。其實,它是全部人的絆腳石。可有哪一個傳道者能誠實的說:當我站在滿了穆斯林的市場中,宣講福音時,不覺得這是絕望的事?可能沒有。實際上,我們將在較後的文章說明,我們對三位一體的信仰太過理論化,以致在經驗上和實際作工時我們忘了宣講的效果是百分之百在聖靈的掌管下。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