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上最古老的聖經的奇妙探索

亞歷山大•希克(Alexander Schick)

2022年4月29日

 

概要:康斯坦丁•馮•蒂申多夫(Constantin von Tischendorf)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聖經的精彩描述。由2部分組成的系列的第1部分。

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以賽亞書40:8

 

西奈抄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聖經手抄本

西奈抄本(Codex Sinaiticus)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聖經手抄本之一,今天只需點擊幾下即可在萬維網上找到(www.codex-sinaiticus.net/en)。將古代羊皮紙手抄本(https://patternsofevidence.com/2018/05/18/invisible-letters-discovered-on-dead-sea-scroll-fragments/)數位化是互聯網時代最廣泛、最昂貴的研究項目之一,耗資超過550萬美元。

這本有1600年歷史的聖經手抄本包含希臘語(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舊約的大部分內容和整部新約。該抄本(Codex)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4世紀,僅次於梵蒂岡古抄本(Codex Vaticanus)(公元4世紀)和亞歷山大抄本(Codex Alexandrinus)(公元5世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本完整聖經(舊約和新約)之一。但只有西奈抄本堪稱是最古老的保存完整的新約手抄本!至少有三位原著作者在凱撒利亞瑪理提馬(Caesarea Maritima)或埃及起草了這部聖經譯本。

超薄羊皮紙由小牛皮或羊皮製成。據估計,有350隻動物不得不為此獻上它的獸皮。一整個牛群或羊群只為一本聖經!一位抄印聖經的寫手可能真的要驚呼一聲「真牛!」

紙張大小是長38釐米(15英寸),寬34釐米(13英寸),這是最大尺寸的聖經手抄本。據估計,原來的紙張總數為739頁(1,478面)。不幸的是,只有41張被保存下來。每頁分四列(詩歌集除外,比如詩篇,只有兩列)。每列通常有48行。

 

西奈抄本頁面,附有馬太福音6:4—32的經文。(圖片來源:公有領域,通過維琪共用資源)

 

雖然抄本的紙張「以虛擬方式」在網上合併起來,並且都可以一起獲得,但實際上它們遍佈全世界。這份手抄本的最大一部分(347頁)自1933年以來一直保存在倫敦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根據七十士譯本的正典,它涵蓋了舊約的大部分內容,包括旁經(Apocrypha),以及整部新約。新約書卷的數量與我們目前最好的聖經版本相對應。只是排序不同:希伯來書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之後,而使徒行傳在腓利門書之後,雅各書之前。

此外,西奈抄本還收錄了兩部早期基督教著作:黑馬牧人書(The Shepherd of Hermas)和巴拿巴書信(Epistle of Barnabas)。這些聖經頁面一直存放在聖彼德堡/列寧格勒(St. Petersburg/ Leningrad)的沙皇圖書館(Czar’s library)中,直到1933年史達林以10萬英鎊的價格將它們賣給了英國人。這相當於3本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s)的價值,或以今天的貨幣計算,約為2800萬美元。

第二大的部分(43張)保存在萊比錫大學圖書館(Leipzig University Library),包含歷代志上和以斯得拉貳書(2 Esdras)、以斯帖記(完整版)、多比傳(Tobit)(一面)、耶利米書的一部分和耶利米哀歌的一部分。

4張紙的一部分在聖彼德堡,即創世記、民數記和友弟德傳(Judith)的殘存部分,以及黑馬牧人書。

18張(部分是殘存部分)保存在聖凱薩琳修道院(Saint Catherine’s Monastery)。它們包含全部摩西五經、約書亞記、士師記、歷代志上、約書亞記1(Joshua 1)和黑馬牧人書的部分內容。

 

聖凱薩琳修道院(Saint Catherine’s Monastery),西奈,埃及。(圖片來源:Berthold Werner,CCBY-SA3.0,通過維琪共用資源)

 

康斯坦丁•馮•蒂申多夫(Constantin von Tischendorf)

這些羊皮紙紙張的發現是聖經歷史上真正的研究犯罪驚險故事,與康斯坦丁•馮•蒂申多夫(Constantin von Tischendorf)這個名字密不可分。

蒂申多夫於200多年前的1815年1月18日出生於(德國薩克森州)沃格蘭區(Vogtland)的倫根費爾德(Lengenfeld)。即使在學校裡,這個小男孩也表現出了關於古典語言的天賦。他是一位傑出的學生,在萊比錫大學期間一直是班上成績最好的,他於1838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在學習神學的同時,蒂申多夫的母親跟他分享了通向基督教信仰的道路,他也面臨著自由派神學對基督教信仰的猛烈攻擊。這些攻擊部分基於新約的傳播方法,蒂申多夫正是想在這個方面採取行動,因為他具備古代語言的淵博知識。

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一種願望,想要開始尋找新約最古老的抄本,通過評估它們以獲得新的譯本。因此,新約的文本傳統應該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把批評者腳下的地毯抽出來。但是有什麼必要這樣做呢?

 

亞歷山大•希克(Alexander Schick)向蒂莫西•馬奧尼(Timothy Mahoney)展示了一本伊拉斯謨新約聖經(Erasmus’s New Testament)。(© 2018 Patterns of Evidence LLC)

在路德對新約進行劃時代的翻譯(1522年)之前不久,伊拉斯謨(Erasmus)首次出版了印刷的希臘—拉丁語版新約(1516年),路德(Luther)在瓦特堡(Wartburg)翻譯時將其當作「原始文本版本」(original text edition)。但伊拉斯謨從12世紀到15世紀使用很少(7份)和非常晚期的希臘手抄本作為他印刷新約聖經的基礎。

這些來自中世紀手抄本的希臘文本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印,並且自1633年以來通過進一步的修訂被稱為「公認文本」(Textus Receptus)(所有人都採用/接收的文本)。

幾個世紀以來,它都是聖經翻譯的基礎(包括著名的1611年詹姆斯國王版聖經(英王欽定版)或路德1545/1912)。但是這個「公認文本」對於蒂申多夫來說還不夠古老。他希望將更古老、更久遠的手抄本作為希臘語新批判版本的基礎,因為在蒂申多夫看來,抄本越古老,就越接近福音書的撰寫日期,這些文本被偽造的可能性就越低。對他來說,很明顯,在尋找新約的原始文本時,有必要從最古老的手抄本出發,盡管年代久遠也並不總能保證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文本。

因此,蒂申多夫在1839/1840年前往德國南部和瑞士的圖書館進行調研旅行。馬上在第二年(當時他26歲!)他就用希臘語出版了他的第一版新約聖經,標題為「希臘文新約」(Novum Testamentum Graece),為此他評估了當時可用的手抄本。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蒂申多夫於1872年去世,享年59歲—他曾計畫出版其他23版希臘文語新約聖經。他尤為關心其中八個基礎版本。1841年他的第一本新約聖經的前言也是他的博士後論文,這使他有資格在萊比錫大學講學。

但蒂申多夫沒有去大學,反而去了巴黎,在那裡兩年的時間裡,他破譯並即刻出版了以法蓮複文抄本(Codex Ephraemi Rescriptus),這是來自公元5世紀的先前無法閱讀的不完整聖經手抄本。這項工作使他在專業領域一炮而紅。年僅27歲的他因這項工作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完成學業後不久,他愛上了一位迷人的牧師女兒。雖然她急切地期待著他回到萊比錫附近,但他對這種成功並不感到滿意。他寫信給他的安吉莉卡(Angelika),「命運正在把我狠狠地拖走。我必須跟從。」安吉莉卡願意等他,並寫信給她的康斯坦丁(Constantin):「你是我心之所愛,無論你內心的聲音呼喚你前往哪裡,都願你快樂歡欣地漫步遠方。」她不知道的是,到她能再次見到他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不止四年。

在巴黎期間,他遊覽了荷蘭和英國。在那裡,他去了倫敦(大英博物館),劍橋和牛津的圖書館工作。當他在巴黎完成學業後,他於1843年經過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前往巴塞爾(Basel),然後是伯恩,日內瓦,里昂,阿維尼翁(Avignon)和馬賽。

隨後在意大利進行了一年的研究:羅馬(在梵蒂岡圖書館工作),那不勒斯,佛羅倫斯,威尼斯,摩德納(Modena),維羅納(Verona)和米蘭。當時,既沒有飛機,也沒有汽車或鐵路。他通過驛站馬車走過了所有這些遙遠路途!還有另一件事值得深思:當時既沒有掃描器,也沒有數碼攝影,所以蒂申多夫每天都在極端的工作量和嚴苛的時間限制下工作,用希臘語複寫舊聖經。

但他也探索了拉丁語的翻譯,即所謂的武加大譯本(Vulgate)(聖經拉丁文通行本)。在佛羅倫斯有一份超大規格的手抄本,大小是50x34x20釐米(19x13x7英寸),亞米亞提拿斯抄本(Codex Amiatinus),這被認為是武加大譯本最重要的文本證明之一。

蒂申多夫不得不比較1,040張羊皮紙;也就是說,完全複寫它們。這要求他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效率。在他的一生中,他用希臘語和拉丁語完全抄寫了大約50次聖經!

 

聖凱薩琳修道院之旅

除了歐洲的圖書館,蒂申多夫還特別想探索中東的修道院圖書館。聖經起源於中東。在這裡,他希望能在這裡找到更多的古代文獻。

於是他乘輪船去了埃及。除了拜訪利比亞沙漠中的科普特修道院(Coptic monasteries)以及亞歷山大和開羅的圖書館外,他還想不惜一切代價拜訪西奈半島的聖凱薩琳修道院(St. Catherine’s Monastery):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修道院,建造於公元550年左右的查士丁尼皇帝(Emperor Justinian)時期。修道院圖書館的聲譽已經是大名鼎鼎。

正是在聖凱薩琳修道院,他做出了重大發現。但這個故事必須要等到下周在本系列的第2部分分享。在那之前,請保持思考!

頂部照片:康斯坦丁•馮•蒂申多夫。(圖片來源:亞歷山大•希克(Alexander Schick),午夜呼召雜誌(Midnight Call Magazine),2017年7月,第8頁)

說明:並非為《思想家》(Thinker)撰寫文章的學者所表達的每一個觀點都必然反映證據模式(Patterns of Evidence)的觀點。我們收錄了來自辯論各方的關於聖經問題的觀點,以便讀者能夠熟悉所涉及的不同論點。—保持思考!

 

這篇文章翻譯自Alexander Schick的在線文章「THE AMAZING SEARCH FOR THE WORLD’S OLDEST BIBLE」

https://patternsofevidence.com/2022/04/29/search-for-the-worlds-oldest-bible/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