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辯論時發出的「如果真主意欲」評論可能不像某些人聲稱的那樣純屬無意之舉

雷蒙德•易卜拉欣(RAYMOND IBRAHIM)(HTTPS://PJMEDIA.COM/COLUMNIST/RAYMOND-IBRAHIM

2020年10月1日

E:\翻译工作\神学文章翻译_Peter\translation 文件图片\181.jpg

美聯社(AP)照片/朱利奧•科爾特斯(Julio Cortez)

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喬•拜登(Joe Biden)之間的第一次總統辯論中,當總統說道一旦美國國稅局(IRS)正在進行的審計結束,他將公佈他的納稅申報單,此時拜登則打斷他說:「什麼時候—如果真主意欲(insha’allah)吧?」

民主黨候選人脫口而出的這句阿拉伯習語,直白的意思是說「如果真主意欲」(Allah willing),這很奇怪,卻也讓人洞見其內在真實。

首先,為什麼在一個純粹美國人的語境背景下,拜登會突然訴諸於阿拉伯語?如果他在穆斯林聽眾面前使用這種表述,那就另當別論了—那就會被視為是交際手段,禮貌迎合的說法來粉飾這種言論。—但是,為什麼要當著一大群美國人的面,並且在美國總統選舉辯論這樣顯然屬於美國人的活動中說這個話呢?

其次,盡管insha’allah的確在字面上的意思是「如果真主意欲」,並且每當講阿拉伯語的人討論未來事件時,會經常使用這個說法在最至高無上的真主面前表達謙遜質樸的態度—例如,「明年我計畫去北極參觀,如果真主意欲。」—很少非阿拉伯語的母語人士能領會到,這句話經常使用的情況是在於說這句話的人是在暗示,他們實在無意去做他們所說的打算要做的某件事,還有就是當聽眾在表示懷疑或冷嘲熱諷的時候也會說這句話。

例如,如果阿卜杜勒(Abdul)告訴穆斯塔法(Mustafa),「我保證會做X,Y和Z三件事」,而穆斯塔法則報之以會意的微笑回答道:「如果真主意欲。」他實際上是在說—並且阿卜杜勒也明知道他的意思—「你當然會。」【此處為諷刺,實際上不會,譯者注。】

而當拜登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想表達的恰恰就是後者這種微妙的意義:當特朗普堅稱他最終會公佈他的納稅申報單時,拜登實際上的回應是:「是啊,好吧。」【此處同為諷刺,實際上是否定,類似於中文語境「信你才怪」,譯者注。】只不過—再一次聲明,這才是整件事蹊蹺所在—他用了一句地地道道的阿拉伯習語。

這表明拜登身邊有很多講阿拉伯語的人—其中大多數人顯然是穆斯林,尤其相當重要的是,基於奧巴馬政府有充分證據證明的偏好過往(https://www.raymondibrahim.com/2016/11/04/documented-obamas-traditional-muslim-bias-christians/)—以至於拜登能夠出於本能地像穆斯林一樣思考和說笑。

這種解讀也許可以幫我們弄清楚拜登在7月下旬針對穆斯林的視頻中所說的一個有爭議的話:「從先知穆罕默德傳下的聖訓指示,『你們中間誰見了錯謬之事,可以親手改變它。如果他不能改變它,就用他的舌頭(訴說)。如果他不能訴說,就用他的心(牢記使命)。』」

在穆斯林中,這個聖訓(hadith)是可靠聖訓(Sahih),意思是被遜尼派穆斯林認為是真實可信的/公認經典的,關係到伊斯蘭教法(sharia)的執行(尤其是在al-amr bi’l ma’ruf w’al nahi ‘an al-munkir—「喜愛正確,禁止錯誤」—教義的背景下)。穆斯林被教導要盡一切可能的方法執行伊斯蘭教法(被理解為所有美好事物的總和):理想情況下是通過他們的「手」(外在的武力或聖戰);如果不可能的話,那麼通過他們的「舌頭」(語言,思想,宣傳);如果那也是不可能的,那麼至少要帶著他們的「心」(他們的意圖,niya)。

所有人,甚至對拜登持批評態度的評論家,其中很多還是對伊斯蘭持批評態度的評論家們,所得出的結論並不是說,這位總統候選人就伊斯蘭法律而言在對穆斯林選民拋媚眼示意,而是以為,他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他應該更好地審查他的團隊為他提供的講話稿。

但是,現在很明顯,拜登絕對不是對伊斯蘭毫無頭緒,而是對伊斯蘭的事物非常熟悉,並且相處自在,甚至他本能地依賴於阿拉伯習語—即使是面對著最不適合的受眾—或許應該重新評估拜登話語裡的意思了。

說到底起碼有一點,看起來這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似乎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對伊斯蘭缺乏經驗—而且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雷蒙德•易卜拉欣(Raymond Ibrahim)是《劍與彎刀》(Sword and Scimitar)(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0306825554/ref=as_li_tl?ie=UTF8&camp=1789&creative=9325&creativeASIN=0306825554&linkCode=as2&tag=raymondibrahi-20&linkId=0f925201768b161ae319879bb3fdf1d7)、《基地組織的讀物》(The Al Qaeda Reader)(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B000UOJTY4/ref=as_li_tl?ie=UTF8&camp=1789&creative=9325&creativeASIN=B000UOJTY4&linkCode=as2&tag=raymondibrahi-20&linkId=c5ed99666036d165fa834bc300b10fc6)、《再釘十架》(Crucified Again)(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t/1621570258/ref=as_li_tl?ie=UTF8&camp=1789&creative=9325&creativeASIN=1621570258&linkCode=as2&tag=raymondibrahi-20&linkId=04c567856892ed57f67aab06b4d02a9f)的作者,同時還是大衛霍洛維茨自由中心(David Horowitz Freedom Center)的希爾曼研究員(Shillman Fellow),哥特斯頓研究所(Gatestone Institute)的卓越資深院士,以及中東論壇(Middle East Forum)的裘蒂絲•羅森•弗里德曼研究員(Judith Rosen Friedman Fellow)。

這篇文章翻譯自Raymond Ibrahim的在線文章「Biden’s Debate Comment About 'Allah Willing' May Not Have Been as Innocent as Some Claim」

https://pjmedia.com/columns/raymond-ibrahim/2020/10/01/bidens-debate-comment-about-allah-willing-may-not-have-been-as-innocent-as-some-claim-n993335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