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茲迪人的活水

羅蘭•克拉克(Roland Clarke)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contact.html

三年前,我開始結交一些雅茲迪人,他們在幾年前逃避伊斯蘭國種族滅絕的襲擊,不久後我遇到他們。雅茲迪人的宗教信仰不被大家熟知,他們在世界人口中不足100萬。從歷史上看,他們是伊斯蘭分支之一。1 他們像基督徒和穆斯林一樣相信創造萬物的獨一神,然而,他們也有諸多獨特的信仰和傳統。神在這些人中間開了門,使他們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生活,這是一件幸事。經過了許多的禱告、耐心和堅持,我和幾個同工看到了利用行動聖經(The Action Bible)來分享好消息的大好機會。

三個月前是一個轉捩點,我們組織在公園裡野餐,當時有幾十個雅茲迪朋友參加。隨後我們建立了一些「面對面」的對話圈來幫助他們學習英語(主要是說和聽),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隔離措施讓大家意識到虛擬學習是非常的,以至於許多人不再參加網路課程。

幾周前,四名參與對話圈的成年人接受了一個提議,將《行動聖經》中的兒童聖經故事畫報作為我們每週例會的常規內容。雖然語言的限制嚴重阻礙了我們的進程,但幸運是他們中有一位英語遠遠勝過其他人的人,她樂意翻譯並為之,盡管有時我們不得不求助於「谷歌翻譯」。

與此同時,十周前,主為一個新的雅茲迪家庭打開了一扇意外之門—他們急需為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十幾歲的兒子祈禱。有趣的是,我們同一對住在另一個城市生活的、已經改信的雅茲迪夫婦和這個家庭取得聯繫,他們竟已認識多年。神以戲劇性的方式回應了我們對這個年輕人的祈禱。從那以後,這家人就堅持到教會聚會。他們已經被神的家所擁抱,感受到深深的祝福!

此外,我們還會定期到他們家探望他們。我們開始讀約翰福音第4章,講述撒瑪利亞人如何在敘加的雅各井發現「活水」這份禮物,即通過神的彌賽亞得救。我們的計畫是,以6—11歲兒童語言水準為標準帶領雅茲迪人繼續閱讀及簡單地討論耶穌故事,畢竟有些家庭成員的英語僅達到第二班。

一次,我們在拜訪蘇萊曼一家時,他們的遠方摯友哈桑打來電話。蘇萊曼介紹我和哈桑通話,我興奮地發現又一個愛耶穌的雅茲迪人在八年前已經接受基督。他開始分享他對唱詩的熱愛,並用英語透過免提電話唱「你真偉大」。然後我們請他用庫曼語唱一首歌,庫曼語是直接表達他們內心的語音,他熱情地唱起來。親眼目睹蘇萊曼一家是如此欣賞基督教詩歌之後,我們希望能盡快在每週的聖經故事學習中引入簡單的合唱和歌曲。

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蘇萊曼一家所參與的教會同意讓我們可容納20人的大房間裡聚會。另外,蘇萊曼的摯友—當地另一個雅茲迪家庭—似乎對耶穌饒有興趣!

與此同時,我們收到了一封有庫曼吉錄音的電子郵件,其中記錄了所羅門的一句智慧之言:「神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3:11)這一節與約翰福音第4章的撒瑪利亞婦人的故事完美契合,她所渴慕的「活水」就是永生。

另一個突出永生主題的故事是路加福音第10章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一個猶太宗教領袖問耶穌:「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這促使耶穌講述了以上故事。我們希望在探訪這些家庭時繼續探討這一主題。

總的來說,雅茲迪人同意所羅門關於人類內心渴望永恆的觀察。然而,我們必須注意的是,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雅茲迪人易對閱讀聖經產生興趣,並以此開啟先知預言並等待已久的彌賽亞的旅程。通常情況下,必須堅持表現出熱情和善良,同時祈禱有機會撒種。

 

渴望永恆,哀痛與安慰

我邀請你們思考另一個雅茲迪朋友們熟知的話題:哀痛和眼淚。在傳道書第7章,所羅門寫道: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憂愁強如喜笑;因為面帶愁容,終必使心喜樂。智慧人的心在遭喪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樂之家。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傳道書7:1—5)

六年前,許多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雅茲迪人經歷了嚴重的迫害,事實上,他們幾乎被消滅。這次屠殺導致許多雅茲迪家族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傳道書第7章對這些痛苦的記憶有深刻的啟示。

雅茲迪人身上揮之不去的陰鬱讓人想起以賽亞書第25章中類似畫面,神應許他將摧毀籠罩在人類頭上的死亡帷幕(拿走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事實上,主「要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代之以歡喜快樂。(6—9節)適時之際,我們試圖和親愛的朋友們一起探索「哀痛」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經文所記的,「你死的那一天比你出生的那一天更好。」(腓立比書1:21)

歸根結底:「耶穌消滅了死亡,通過福音把生命和不朽(永恆)帶到光明中。」(提摩太後書1:10)當我們與仍然悲傷的雅茲迪朋友攜手走在這條路上時,我們需要有同理心和同情心。使徒保羅很可能想到了基督在拉撒路的墳墓旁哭泣的經歷,他教導信徒「和哀哭的人一同哀哭。」(羅馬書12:15,比較約翰福音11:35)

當我們需要同情他人的時候,讓我們也承認耶穌在面對死亡之下的邪惡時所表現出的勇敢和強大的愛。哥林多前書15:26用征戰意象說,基督所毀滅的「最後的仇敵」就是死亡。這一意象在約翰福音11:33中得以加強,這裡基督對「邪惡」表現出強烈的恨惡。「當耶穌看到她(馬利亞)哭泣,看到其他人和她一起哭泣,他內心湧起深深的憤怒,他非常苦惱。」(NLT)片刻之後,耶穌打破了死亡對拉撒路的掌控,讓他從墳墓裡復活!

 

結論

我們這些在新移民和難民中做收割的廣大禾場服事的人們,需要以「普通」基督徒身份向這些孤獨、受創傷和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表達單純的友誼。而另一種為新移民和難民提供實際支持的方式就是參加非正式的對話圈。如果神的靈感動你參與,不要猶豫聯繫我們。我們與神的子民廣泛建立聯繫網路,他們正在向難民,尤其是雅茲迪流散者伸出援手。

你可能還有興趣讀一些文章,更詳細探討這些主題的:

死亡是終結嗎?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death_end.html

安慰的神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god_of_comfort.html)(中文:http://ysljdj.org/topic19/tc-19-103bf.html

古老的智慧中蘊藏著永恆的真理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timeless_truth.html

耶穌之旅:聖經的故事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storying.html

每一個基督徒與穆斯林分享福音都需要知道的事情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sharing_gospel.html

除另有說明外,所有聖經引語均取自New Living Translation譯本。

如果您希望通信或諮詢問題,請隨時聯繫我們這裡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contact.html)(中文請聯繫dialog@ysljdj.org)。

 

補充說明

1.根據大英百科全書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Yazidi),雅茲迪人的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伊拉克北部地區的庫爾德山脈地區,公元750年,最後一位倭瑪亞(Umayyad)哈里發—有一半庫爾德血脈的馬爾萬二世—去世後,雅茲迪人仍然堅守對已被推翻的倭瑪亞王朝的忠誠。一些王族後裔定居在這一地區,進一步促進了神秘傳統的發展,倭瑪亞血統在其中佔有突出地位。12世紀初,蘇非派和倭瑪亞後裔謝赫·阿德·伊本·穆斯·菲爾(Sheikh ʿAdī ibn Musāfir)定居在摩蘇爾北部的拉力士(Lālish),開始建立蘇非派教派,稱其為阿德維耶(ʿAdwiyyah)。盡管他自己的教義非常正統,但他的追隨者的信仰很快就與地方傳統相融合。

 

最後說明

按時間排序的聖經故事作為跳板

人心渴望永恆,加之我們無法「參透神至始至終的作為」為重新思想亞當和夏娃的故事鋪平了道路。我們要注意當他們違背了神,從神面前遭遇放逐(包括身體和靈魂上的死亡)是如何歷經心痛和悲傷的?從創世紀開始,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神至始至終的作為」。此後,我們需要繼續探索人類尋求永恆的故事,以及如何修復我們與造物主破裂的關係。參見渴望回家(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homeward.html)。

這篇文章翻譯自Roland Clarke的在線文章「Living water for Yezidis」

https://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yezidis.html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