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主義文化

伊斯蘭非常適應集體主義文化。它為所有人提供了一個共同服從的準則。它重視全體而不是私下崇拜,重視社區而不是個人。粗略地歸納一下,孕育伊斯蘭興起的阿拉伯文化具有相當強烈的集體主義色彩,但在非洲這種色彩更為濃厚。對絕大多數的非洲人來說,一個人是穆斯林,因為他或她的人民是穆斯林。這不是個人的選擇。他們可能是好穆斯林,也可能是壞穆斯林,但穆斯林身份本身是毋庸置疑的。

所有這些都對福音的跨文化傳播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如果我們在闡明福音的時候,已經先入為主地把它視作個人必須做出的選擇。將基督描述為「我們個人的救主」完全是一個西方的觀念,而且從歷史上來看最近才有的。在大多數非洲穆斯林文化中,個人不僅沒有被授權選擇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隸屬,而且單獨的個人得救這個概念聽起來也是錯誤的。它違背了良心。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歷史教導他們,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摩西(穆薩)和穆罕默德順服神(真主)而拒絕仿效他們列祖的道路,但這總是懷揣神(真主)所賜的目的,呼召全部的人民悔改和得救。這是一個在非洲引起共鳴的伊斯蘭主題。一個似乎提供秘密的個人救贖的信息聽起來像是誘惑,而不像真理。

沒有人應該得出這樣的結論:以為這種集體的生活方式是對福音的一種阻礙。這個問題只限於信奉個人主義的基督徒。使徒行傳描述了一種比西方福音派所認可的明顯更加集體主義的文化。我們發現,很多時候整個家族的人都進入信仰,而非每個個體親自接觸福音。使徒行傳16:31—34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

這裡有一些我們能得到的結論。

  1. 信息應該清楚明確地指向群體—實際上是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我們正在交談的個體對象。

  2. 我們需要學會把個人看作群體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知道這個人屬於哪個群體。我們需要培養那些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對我們的好感。

  3. 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小型的、定義明確的社區,重要的是要關注決策群體,而不要被一個似乎在做出回應的古怪的個人分散注意力。如果我們大量投資於一個使他自己與全體人民為敵的持不同政見者或年輕的反叛者,我們的信息就會失去可信度。

  4. 我們不應該指望,把在公眾面前改變身份作為一個探索者追求信仰的第一步。有些人說皈依基督之前就做門徒訓練。這意味著,當一個人還是穆斯林的時候,他就開始跟隨基督並信靠他。當一個人已經認識到基督是可信靠的,並且做出一個確定的選擇是必要的,他的身份改變才發生。

  5. 如果連男性見習教師和大學裡的學生都不覺有足夠權利去做重大決定,那麼對於那些依賴她們的父親或丈夫的年輕女性來說,這種無助感又有多大呢?

  6. 理想情況下,改變身份的決定應該由一群人一起做出—並且,理想情況下,應該得到更廣泛的社區中一些決策者的默許。福音可以造成不和,但它沒必要一定導致個人主義。

  7. 即使人們以個人身份回應,他們也會以為自己是在加入一個團體,而不是獨自一人踏上朝聖之旅。這對你、你的家人和你的同事都有影響。西方人過於輕易地使用「弟兄」(brother,兄弟)和「姊妹」(sister,姐妹)這樣的語言,卻沒有意識到這些詞在非洲語境中的力量,甚至不知道在聖經語境中也是如此。稱某人為「兄弟」或「姐妹」是承認非洲信徒充分領悟的一整套義務和責任。有新信徒認為他應該圍繞他的新信徒家庭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而遇到困惑。

  8. 對新皈依者的迫害不一定是邪惡的表現。從原有社區的角度來看,對偏離他們的正常生活方式的個人或群體施加壓力是好事,在道德上也是正確的。他們的社會體系不承認基督是主和救主這一事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殘餘邪惡的表現,但許多施行迫害的人的動機是出於對偏離正路的人的愛,以及出於對他們家人的愛。一定程度的迫害可能是必要的,以驗證神正在為新信徒和他們更廣泛的社區正在做的工作這一現實。如果受迫害者的反應與基督的教導真正一致(例如馬太福音5:10—11和馬太福音5:38—48),迫害很可能會過去,某種程度的和解可能隨之而來,同時可能有其他人被爭取過來。一般情況下,在非洲家庭關係要比教義和宗教信仰隸屬更強大。

  9. 新信徒們應該被教導如何成為以基督為中心的團體,而不是如何培養他們的「個人道路」。因為心靈的皈依對於基督徒生活和經歷是中心,所以總會有從個體角度看待事物的時候,但是,就像在新約裡那樣,心裡真實的模樣在一個門徒對待他人的方式中最清楚無誤地顯示出來,而不是體現在對於準則、規矩、字句和教義的滿腔熱忱。

集體主義文化不一定產生統一性。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在團體中宗教儀式的強度各不相同。由於年幼和不同處境,也會產生一些准許的例外。改變也並非總是遭到抵制。每個群體都想要更好的東西,但衡量的標準是取決於這對整個群體是否有益處,而不僅僅是對個人有益處。最根本的是對團隊本身的忠心。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